汪力成退出昆藥華潤三九29億入主,前者業(yè)績增長陷入遲緩,應收賬款高企存壞賬隱憂|環(huán)球關注
2022-12-02 17:01:58    和訊

日前,華潤三九(000999)披露了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。根據該草案,華潤三九擬以支付現金方式,購買華立醫(yī)藥集團有限公司(下稱“華立醫(yī)藥”)及其一致行動人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華立集團”)二者持有的,占昆藥集團(600422)已發(fā)行股份總數的28%的股份。

此次交易總價款29.02億元,對應昆藥集團每股轉讓價格為13.67元。交易完成后,也就意味著昆藥集團汪力成的時代結束了,華潤三九將成昆藥集團的控股股東。

公開資料顯示,2000年昆藥集團在上交所上市;2002年9月,汪力成攜華立集團以約1.7億元的價格累計購買昆藥集團29%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。目前,昆藥集團旗下擁有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、昆明貝克諾頓制藥有限公司等50多家參控股公司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因搭上“青蒿素”及“工業(yè)大麻”相關概念,昆藥集團被眾多投資者追逐。


(資料圖片)

公司基本面來看,汪力成入主昆藥集團以來,公司營收從2002年的5.05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82.54億元。但2015年以來昆藥集團業(yè)績增長陷入遲緩,營收從不到50億元增長到超過80億元的同時,歸母凈利潤出現波動,僅從2015年的4.21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5.08億元。

具體來看,2015年昆藥集團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4.01%至4.21億元,隨后就“變臉”,2016年、2017年一改增長態(tài)勢連續(xù)兩年凈利潤負增長;2018年后雖止跌回升,但是昆藥集團的凈利潤增速已有下降的趨勢。

今年前三季度,昆藥集團實現營業(yè)收入61.93億元,同比增長2.74%,歸母凈利潤3.73億元,同比下降14.10%;扣非凈利潤2.6億元,同比增長0.79%。

這一點或許從其產能利用率可以“一窺端倪”。數據顯示,2020年、2021年以及2022年1-4月,昆藥集團注射劑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2.41%、54.56%、6.75%,子公司血塞通藥業(yè)滴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70.58%、200.76%、45.85%,顆粒劑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8.80%、100.22%、14.21%,混懸劑產能利用率分別為21.65%、43.37%、7.47%。2022年1-4月的產能利用率較2020年、2021年大幅降低。

不同于業(yè)績放緩,昆藥集團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卻是呈上升趨勢。2020年至2021年,昆藥集團營業(yè)收入分別為77.17億元、82.54億元;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期末余額合計分別為15.51億元、20.11億元,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周轉率為4.90、4.63,占總資產比例分別為19.10%、22.61%,若不能及時收回,未來存在重大壞賬損失的可能性較高。

不僅限于此,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占用過多資金,也導致昆藥集團現金流凈額的入不敷出。2021年以來昆藥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多數為負,截至2022年9月30日,昆藥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-1.15億元。

華潤三九也在上述草案中提示了應收賬款回收、存貨跌價等風險。盡管如此,對于華潤三九來說,成為昆藥集團控股股東后,除了可以借此圍繞三七、青蒿打造產業(yè)鏈龍頭企業(yè),還拓寬了主要產品矩陣,補充了傳統(tǒng)國藥品牌,提升盈利能力。

事實上,與昆藥集團類似,華潤三九近年來也出現業(yè)績波動的問題。2019年至2021年三年間,公司營收分別為147.02億元、136.37億元和153.20億元,同期凈利潤為21.39億元、16.18億元和20.81億元。2022年前三季度,華潤三九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21.11億元、19.52億元,同比增長7.53%、11.17%,同比增長率放緩。

關鍵詞: 昆藥集團 華潤三九